第1118章 科技转化迫在眉睫-《重返1999激昂年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季东来没想到对方和图教授还有交集,悬着的心放下了,取而代之是欣喜若狂。

    当即交给樊教授一部手机,里面只有自己,甘平,冯春宝的电话,相互之间的联络渠道樊教授有合适的手下可以现在就去驻场。

    至于研发中心那边,季东来直接让辛丽再次进入吉林大学进行招聘,毕竟很多研究生都是樊教授带出来的。

    有了这些关系,导师之间的交流不会困难。

    “樊教授,您和老师是一所大学的么?”

    中午的时候,破天荒樊教授带着邵咏奇和季东来到餐厅吃饭,季东来好奇的稳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我们那时候的大学都在西北,讲究的是埋头铸剑,重剑无锋,大巧不工,那时候说的就是我们。所以金庸的我几乎都看了,很有深度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这代人更多的责任是把军用技术民用化,很不错,你现在做到了。我们发展科学技术最终的目的也是这个。当下我们民用领域和军用领域都已经发展起来了,需要更多的你这种科班出身,勇于探索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市场上的商人我看了,大半都是盲从。然后把某个行业作死,对于新技术新领域接近无视状态,这是不对的。光是我们研究所现在就有很多专利已经尘封好多年了没法转化,我们的企业每年还要花高昂的专利费给国外。”

    “你好好做,让企业多转化我们的专利,让更多的国人受益。我们这帮人研究一辈子的东西不是想要带到棺材里面去的,所以你们尽管做吧。真的需要协助,我们这些老家伙尽量给您提供技术支持。”

    说到技术转化,樊教授心中也有很多不愉快。

    绝大多数技术的开发都是先军后民,这没错。但是有些只是简单的运用了一次,就没有继续往下延伸的空间了,因为仅此而已了。

    如果合理的转化,其余的研究就可以继续了。

    做新项目就要重新和上面申请资金,然后重新立项,重新做更多的预算。

    这种循环非常封闭,在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其实大可不必,在一些发达国家,产学研早就做到了合理的配置。国内只有清北这种级别的高校做的不错,有自己的科技转化工厂,哈工大这种高校同样如此。
    第(2/3)页